许家印变卖家产救恒大,累计输血逾百亿,恒大是否有救?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恒大是很难有救的,因为大家虽然说看到了他输血近百亿,这个数字是非常的庞大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他的负资产是两万亿,这个数字更加的可怕了,我估计全球只有他的负资产是最多的吧。虽然说他卖了很多的财产,卖了很多的房子,车子等等这些东西来挽救这个企业,可是几千万的房子或者是几百万的车子,那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一:欠款金额巨大

他欠款的这个金额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只是几千万甚至是几个亿的话,那么我相信许家印是绝对能够还的清的。毕竟他的能力还是非常的不错的,而且自己也有很多的资产,就算是手上没钱了,变卖一下资产都可以还一大部分钱。可是问题是他欠的是两万亿,一个亿都了不得了,他还是万亿。

二:无效输血

目前他已经把自己很多的东西都卖掉了,比如说他在香港拥有三栋别墅,还有广东以及深圳的豪宅,还有他那些私人藏品,还有好多架飞机等等,他用他的财产还债将近170亿,从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他的家底还是非常的丰厚的,毕竟光是卖这些东西就能够卖几十个亿。但是他的豪宅豪车也就那么一点呀,想要还两万亿,那是不可能的。

三:东山再起很难

他之所以现在会往恒大拼命的输血,其实就是不希望自己的企业倒闭,就是不希望自己曾经打下来的江山没有了。但是以他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怎么输血都很难能够挽救这个企业,所以他想要东山再起是已经非常艰难的事情。他的债务危机很难能够被解决,如果能够解决这些债务,那么还有可能东山再起。否则没可能。

万科提倡“节衣缩食”筹备过冬,房地产股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在我个人看来,房地产股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因为国家都开始管控了,你还怎么翻身?今年的恒大就是个例子。

房地产行业最近几十年都在疯狂的发展,个个都想空手套白狼,然后个个的负债率高的离谱,先是一个万达,再来一个更恐怖的恒大,到现在恒大都还没有把自己的债给还完呢。自从国家给房地产行业规定了三条红线,以及加强银行放贷的审查、出台房产税之后,房地产股翻身的机会就越来越小了,到现在,可以说是零了。

一:为什么不看好房地产股?

首先,因为之前房地产的野蛮生长,导致了很多问题。国家现在已经开始管控,特别是今年直接给房地产行业设立了三条红线,超出红线的房地产行业,要么银行不给放贷,要么银行放贷的金额很少。这让原本靠着借银行钱来买地建房的房地产公司受到了很多打击,现在不但买不了地,还要还银行的巨额利息。除此之外,国家还要求银行加强个人放贷的审核标准,并且放贷金额只能按照当地的房子指导价来放贷,这可以说是在限制房价,还有一个更重磅的,那就是房地产税要开始征收了,虽然是逐步来的,但是这个消息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和“核”打击差不多,很多手中有多套房子的人,直接就降价抛售了,还因此引来了一波全国房价下跌,很多地方不得不限制房价下跌,以防市场被扰乱。这些事合在一起,你说谁能看好未来的房地产股啊。

二:我个人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房地产股想要翻身是不可能的了,看看别的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就知道了。反正这也是我国最近十来年这些房地产公司无序扩张的后果,有因必有果,现在就是他们自食其果的时候。

中国恒大复牌对提振房地产信心有着影响吗

有。根据查询雪球官网显示,中国恒大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其经营状况和市场表现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有一定影响力,如果中国恒大能够成功复牌并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这会为市场带来一定的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和市场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信心。

卖 1 辆,亏 1 个亿,恒大汽车刷新我认知

恒大汽车到底欠了多少钱,终于有答案了。

又是被“恒大系”刷新认知的一天。


发生了什么?

自 2022 年 4 月 1 日停牌 16 个月以来,恒大汽车首次公开财务状况。

7 月 26 日晚,恒大汽车补发 2021 年全年、2022 年中期及 2022 年全年业绩财报:

2021 年恒大汽车亏损约 563.44亿 元;

2022 年恒大汽车产生亏损 276.64 亿元,两年合计亏损达 840 亿元。


840 亿元什么概念呢?老狐给大伙儿换算一下,也就差不多是“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 3 年亏损合计的 2 倍。

截至 2022年底,恒大汽车收入约 1.34 亿元,同比增长 78.71 %,主要来源于恒驰汽车销售。


据恒大汽车数据,2022 年 7 月份该公司开始预售恒驰 5 ,截至今年 5 月底,恒驰 5 的交付数量仅为 1000 辆。

这差不多是卖 1 辆,就亏掉 1 个亿,这亏损程度想必已经刷新行业记录了。

债务方面,截至 2022 年底,恒大汽车负债总额为 1838.72 亿元,剔除其中的预收账款 33.14 亿元,实际的债务规模为 1805.58 亿元。


此外,恒大汽车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 116.26 亿元,集团逾期商票累计约 185.12 亿元。而恒大汽车总资产为 1152.2 亿元,已属资不抵债。

除了巨额债务之外,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恒大汽车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 2.2 亿元,较两年前缩减超过 100 亿元,远不及新势力动辄百亿的现金储备。

7 月 27 日,恒大汽车再发布公告,宣布已经满足了所有复牌的条件,并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申请于 7 月 28 日上午 9 时恢复公司股票在联交所的买卖交易。


7月28日,恒大汽车如期复牌。但遭到迎头痛击:昨日股价开盘暴跌68%,恒大汽车较巅峰时已跌去98%。

天价债务从何而来?

时间回到 2019 年,彼时恒大造车风头正盛。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用 5 句话阐述了恒大造车理念: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即用收购、联合、战略合作的方式,把汽车事业做大做好。


为了实现造车梦,许家印通过“买买买”的方式切入汽车赛道:

先后收购瑞典电动汽车品牌 NEVS 51% 股权,日本卡耐新能源 58.07% 股权、超跑车品牌科尼塞克 20% 股权、湖北泰特机电 70% 股权、英国 Protean 电机等公司。

依靠雄厚的财力,恒大在全球范围内买到了涵盖汽车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一整条产业链的资产与人才。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一路狂买的恒大模式跨界造车,财大气粗的背后却是十足的投机心理,妄图“快道换车”,缺少了对汽车行业的敬畏之心。

重金投入能砸出快速入局的捷径,却砸不出对用户的理解、砸不出体系能力的搭建、更砸不出核心技术的形成。

此前就有人估计,这些年来,恒大在汽车领域的投资不下 500 亿元,如果将这些资金都投资在研发上,或许会是另一番天地。

再到了 2021 年,由于“恒大系”流动性危机集中爆发,恒大造车业务应声陷入泥淖。

面对恒大欠下的 2.5 万亿,许家印选择孤注一掷,将翻身的希望押在了新能源汽车的身上。

在恒大规划中,恒大汽车旗下恒驰汽车同时研发 15 款新车型,产品覆盖轿车、SUV、MPV等全系列产品;同步建设十大生产基地。

在三到五年内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10 年内完成由房地产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转型。

结果是,恒大汽车在完成目标的路上,已经从豪掷千金到负债累累了。

恒大汽车还能翻盘吗?

早在今年 3 月,恒大汽车曾透露,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

恒大汽车的资金缺口高达 290 亿元,只有补齐资金缺口,恒大汽车才能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有望实现量产。

今年 4 月 24 日,恒驰官方公告称,由于资金不足,天津工厂暂缓生产恒驰 5 。


5 月 23 日,恒驰汽车天津工厂全面复产。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表示,公司将全力加快恒驰 5 的生产及交付,并持续推进后续车型的研发生产。

可问题是,不管复不复工,今天恒大汽车要拿什么竞争?

恒驰 5 这款于 2022 年 9 月 16 日正式量产,同年 10 月 29 日开始交付的车型,在半年多的时间只交付了 1000 多辆,甚至不如一些造车新势力一周的交付量。

对恒大汽车来说,目前处于“需要输血”的阶段,尚未拥有“造血”能力,如何解决资金压力仍旧是摆在眼前急迫的考验。

老狐觉得,恒大市场竞争烧钱烧不过,卖车又卖不动。即便目前恒大把汽车业务全部卖掉,或部分卖掉,但又面临着天价的负资产,牵涉各种债务,恒大汽车能怎么办呢?

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认为,除非有协同救助的白衣骑士,否则根据当前电动车行业的情况,恒大汽车几乎没有吸引投资或者潜在增值的价值。

这话很戳心,但也很现实。

另外,现在的消费者有几个愿意去购买恒大汽车呢?

消费者已经“撑”了,很难吃下恒大画的“饼”了。除了性价比的问题外,还有售后服务和未来可能的风险,这些都让消费者感到担忧。

谁能保证恒大汽车的未来会怎样呢?


参考资料:

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汽车报、每日经济新闻、九派财经

编辑:不吃麦芽糖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科技狐T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恒大负债对房产的影响

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格局、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政策将进一步优化。根据查询恒大财经网显示。
1、恒大的债务解决方案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产生影响。如果恒大能够成功地进行债务重组,那么其将有机会重新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在未来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如果恒大无法解决债务问题,那么其会被迫出售部分资产或者寻求破产清算,这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2、恒大的困境将可能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恒大的债务问题暴露了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这会促使政府更加严格地监管房地产市场,推动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3、政策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的保障导致房地产开发板块持续走强。
4、中国恒大集团,曾用名为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集房地产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物业管理于一体的国际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