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房企前10个月拿地总额降至11229亿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从“金九银十”销售数据来看,当下房地产市场仍有待回暖,相应地,土地市场也处于低温状态。当下,地产商投资意愿、聚焦城市以及拿地支出计划早已改变了节奏,场上的玩家亦随之悄然生变,这从跻身今年前10个月拿地榜TOP100的房企变换中已可窥见一二。
11月2日,万科发布简报称,自9月份销售简报披露以来,公司新增开发项目5个,需支付权益地价款77.89亿元。此前一天,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1229亿元,同比下降50.2%,降幅连续5个月维持收窄态势。
1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总货值50%
今年10月份,7个城市扎堆进行集中供地,多城宅地以底价成交为主,房企拿地策略进一步分化。
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超过九成50强房企10月份无投资,2022年至今投资暂停企业超过30家。三季度以来,拿地相对强势的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建发房产等房企,10月份也放缓了投资脚步,仅有保利发展、龙湖集团等规模房企加大投资力度,如龙湖集团单月新增拿地金额近90亿元,创年内新高。
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房企新增总货值的比例已经达到50%。同时,跻身今年前十个月销售榜TOP10房企中,有6家同样位列新增货值榜TOP10内,重合度较高,说明当前销售仍正常维持的规模房企是拿地大户。
此外,从新增货值TOP10房企来看,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滨江集团、招商蛇口、万科以及绿城中国新增货值均超过了千亿元。总体来看,新增货值长期集中于销售TOP20的房企中,剩余的80家房企新增货值仅占25%。
在李宇嘉看来,当前具备拿地能力的房企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央企国企等稳健型房企;二是部分有央 国 企参股的混改房企;三是地方国资平台企业;四是部分优质民营房企。
地铁公司大手笔拿地
成土拍市场“生力军”
在今年的土拍市场上,地铁公司开始崭露头角,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9月28日,沈阳进行第二次集中供地,此次成交的10宗地块中,8宗均由沈阳地铁经营有限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获得,成交额约为43亿元,占总成交额比例接近九成。
另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广州地铁集团、厦门轨道交通、深圳地铁集团、苏州轨交集团、杭铁集团、沈阳地铁集团、合肥轨道交通集团位列拿地金额前100企业,合计拿地金额约572亿元。其中,广州地铁集团、厦门轨道交通拿地金额均超百亿元,深圳地铁集团、苏州轨交集团、杭铁集团均超50亿元。
“除了常规的商业模式外,地铁站建设对于地段的升值有直接影响。”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毕然向记者表示,地铁公司对于地铁站的建设进度有天然的优势,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于工期的准确性要强于其他房企,有利于后期的招商引资。加上后期的运营优势,地铁公司愿意在当前时点进行布局。
资料参考: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毕然接受《证券-日-报》采访:《地产投资变奏曲:百强房企前10个月拿地总额降至11229亿元 地铁公司成土拍市场常客》
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面积同比
您想问的是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面积同比下降多少吗?拿地规模同比下降百分之51.2。
从今年前三季度招拍挂情况看,百强企业拿地总额10478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百分之51.2,连续4个月维持收窄态势。从拿地面积来看,杭州以412.9万平方米位列第一,上海第二,长沙第三。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已有12个热点城市三批次集中供地顺利收官,但受销售市场底部运行影响,房企整体拿地热情不高。从拿地金额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华发股份、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
前4个月中国TOP3房企同比少卖了3000亿,这一现象释放了哪些信号?
前4个月中国TOP3房企同比少卖了3000亿,这一现象释放了哪些信号?
信号一、我们的前一百强房企比去年同期利润下滑,销售额下降对半:经过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不单单是前三甲的房企销售额缩水明显,截止到现在我们的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每月逐步下滑。从我们的年初直接下滑了对半。在今年截止到4月为止我们的排行前100的房企数据情况我们可以看到 1-4月份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两百壹拾多亿元,同比直接销售额下降对半。在我们的房企单月销售额均值也比年初1月份时有较大幅度下跌。我们全国多个城市直接损失惨重,而且在我们的楼市新政执行中也没有好转。尤其目前我们疫情的反复下,房地产市场销售压力加剧,销售额跌幅逐渐增大。
信号二、我们每个的房企销售门槛值直接中断:我们其实根据网上的数据可以以看出百强房企在我们各系的行业销售额下降期的时候,只有我们的领头羊前端的房企情况还算稳定。在我们行业的排在五十到一百期间的企业销售门槛下降的最快的。从我们的各种销售额的各阵营房企数量来看,我们的房企销售门槛在不同阵营下的企业数量都有明显的变动。在我们的一至四月这段时间内超千亿房企只有三家,跟去年同期相比之间缩减了六家,而我们超百亿的房企跟去年同期相比直接减少四十六家。导致我们的我们每个的房企销售门槛值直接中断,不得不重新评估。
信号三、我们的百强房企拿地规模跟去年相比之间下降对半:要知道我们的销售市场是跟我们的投资力度成对比,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我们的数据可以看出截止4月我们的前一百房企的拿地总额是三千六百多亿元,跟去年的规模相比直接下降一半。
前4个月中国TOP3房企同比少卖了3千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多家机构发布2022年1-4月份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情况。从中指研究院统计的销售数据看,百强房企未能挽回一季度颓势,门槛值同比下降60.4%。尽管2022年进度条已过1/3,但千亿房企数量只有3家,与2021年1-4月的9家相比,数量减少2/3。榜单前三甲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分别实现销售额1633.9亿元、1380亿元和1212亿元,保持了强大优势,但合计销售额4226亿元与2021年同期碧万恒的7227亿元相比,净减少达3001亿元。
百强房企比去年同期少挣一半
不仅前三甲房企销售额下降明显,今年以来,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均值下滑幅度逐月放大,从年初的同比下滑23%直到下滑50%。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4月份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212.2亿元,同比下降50.2%,此外房企单月销售额均值也较1月份有较大幅度下跌。
全国多个城市不仅错失金三银四,更在楼市新政中不见起色。据克而瑞数据,4月份受限于国内疫情反弹,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剧,成交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3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58%。一线城市成交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47%。26个二、三线城市市场愈加惨淡,成交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60%。
百强房企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
中指数据显示,1-4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362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TOP100门槛值为12亿元,较2021年4月下降10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1.5%。
结束语
2022年以来,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中央多部委在房企融资、并购贷、预售资金监管等多个层面释放积极信号。但政策回暖的传导落地尚需时间,短期内企业融资未有明显回暖,1-4月规模房企整体融资规模仍保持在低位,多数房企流动性压力持续。目前来看,抓销售回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保证现金流安全、优化债务结构、防范流动性风险是企业保持财务定力及稳健经营的关键。
百强房企前8月销售额降了46%,仅10家销售超千亿,数据能说明什么呢?
这个数据能够说明现阶段房地产行业确实遭遇了困境,也说明消费者的购房意愿确实降低了。
百强房企前8月销售额降了46%,仅10家销售超千亿。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477.6亿,同比下降幅度高达46.2%。据另外一家研究中心统计,从累计数据来看截至8月底,销售额超千亿元的房企只有10家,和去年相比较减少了14家,而超百亿房企也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只有96家。同时百强房企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5190.1亿元,环比上月基本持平,但同比降幅达32.9%。
多家大型房企在年内中期业绩披露中发布盈利预警,部分房企上半年录得净利润亏损。从总体局势而言,房地产企业各项利润指标均已降低至历史较低水平。
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
- 房地产遇冷已经成为现实状况。
普通人虽然总能从各类报道中看到相关部门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但大家对于身边的房地产市场其实并没有太多关注,而从这些数据当中,我们其实能够清晰看到国内房地产市场确实已经遭遇瓶颈,遇冷已经成为现实状况,而不再是杞人忧天。
- 消费者购房意愿明显降低。
从房地产企业大幅下降的销售数据当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出购房者的购房意愿越发低迷。出于各类因素影响大家都已经不愿意买房,或者说是持观望态度,不想轻易下场。
- 消费者收入下滑,对购房更加理性。
购房意愿的降低,从侧面上能够反映出消费者收入的下滑状况。当消费者手中没有太多资金可用时,大家自然而然会对投资或购房变得更加保守。在这种状况之下,购房者变得更加理性,尤其是在房地产价格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有购房需求的人开始等待。
- 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不足。
房地产市场一步步发展到现在,各类出现的问题已经严重消耗了消费者的信心,现阶段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信心不足。除非真实不可避免的刚需,大家越来越不愿意买房了。
在现实生活当中,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困境说到底也是由于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导致的。但现阶段各类政策往往都很难提升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以至于房地产市场始终难以回暖。未来市场究竟会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