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都知道土地兼并的恶果,但为什么制止不了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古我国老百姓就以土地为生计,以及无论官职大小高低都把土地当做命根子保着。所以无论怎么破坏怎么都改变不了地为大的局面。我国古代就以“男耕女织”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就决定了我国老百姓永远被土地所束缚着。国家之根本也是土地,这也决定了我国古代的土地扩张,殖民地的性质。经过长期的南征北战我国土地面积大幅增加,人口增长飞速,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农民过于依赖土地,而地主又乐忠于吞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家园土地沦为奴隶,从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
随着人口扩展,土地范围扩大,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还有土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中央与地方矛盾重重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但是有了国家就需要土地,有了土地就有经济效益与经济来源,国家与地方官员自然是会绑紧土地不松手,为了从中谋取更多利益自然会不顾一切的与地主阶级斗争,之后的贫民百姓还是因为土地的流失被没收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导致反抗起义。然后新一轮的国家内部斗争再次来临。
同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封建性与局限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局面,加上土地买卖的盛行,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土地交易事件。自古就存在的古代各国为争土地而战,也有为土地而做散尽天良的事情的人。可见土地对于古代中国人民是多么的重要。
这些进一步加速了国家的动荡,动摇了君王的统治。这些国家无法阻止,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一国之主无法坐到改变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这也是等于立国之本,国家根基。所以国家无法改变也无法废除。
为什么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而朝廷根本管不了?或者根本不管吗?与嘉靖、万历不理朝政有直接的
鉴于在农业为主的社会中,土地作为财富或者产生财富的重要资产被人们重视并被逐渐集中是必然的。在很多王朝末期,土地问题是导致矛盾计划甚至政权被洗牌的重要因素。可见这也可以作为当时一个政权病入膏肓的规律之一了。
朝廷确是是管不了。官员是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土地兼并的收益阶层,这可怎么管啊。毕竟大多数人可是没有海瑞那种精神,千里为官只为财的俗语也不是白来的啊。
古代为什么要有地主,为什么皇帝不废除地主,把土地分给百姓种,每年按时交些粮租给朝廷就行了?
皇帝也不一定希望有地主,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首先皇帝是最大的地主,皇庄自古就很占地了。然后自古以来,对于有功之臣,都要封赏。有个词叫万户侯,封赏给他的,有一万户,这一万户的钱粮,要给这个侯爷。
再有,很多土地是给百姓的,但是随着土地兼并,最后还是大半归了地主。每个王朝后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地兼并,导致平民无尺寸之地。土地兼并的原因有很多,强买强卖的有,因灾荒祸事不得不卖地的也有,毕竟那时候生产力低,老百姓对土地的掌控力很低。
唐朝抑制土地兼并的目的
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始皇一扫六合成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建立,从此中国进入帝制家天下时代。
但是秦朝二世而亡,存在时间很是短暂,说白了只是给后世定下了一个帝制家天下的调子,而后世王朝之中,别说没有不灭的王朝,就是超过三百年的大一统王朝都没有一个,也就是西汉加东汉有了四百零五年,北宋加南宋有三百一十九年,单一而论大一统王朝并没有过三百年的,最长寿的也就是唐朝289年。
那么古代大一统王朝为什么连三百年大关都过不了呢?
其实每个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复杂的,但毫无例外,这些王朝的灭亡原因之中,土地兼并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今天宋安之就以唐朝的均田制度入手,来说说古代王朝是如何抑制土地兼并情况的。
先说说什么是土地兼并,说白了就是古代的大地主还有那些大官僚,通过各种强取豪夺的手段将田地大规模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毕竟封建社会商业不发达,拥有很多的田地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多稳定的收入,所以大地主和大官僚自然都是乐此不疲的兼并土地。
但他们兼并土地多了,很多农民肯定就没有了土地,情况好一些就是农民沦为佃农,勉强有口饭吃,情况不好了,遇上灾年之类的,农民都要饿死了,活不下去了,自然会揭竿而起,形成农民起义。
像这种土地兼并的情况可谓是屡见不鲜,像明朝扳倒严嵩父子的徐阶,在历史上评价不错。可就是这样评价不错的大官僚,纵容自己家人横行乡里,通过各种巧取豪夺的方法侵占了不少农田,当时徐家占地多达二十多万亩,以至于民怨沸腾。
大家想想诸如徐阶这种评价不错之人都是这般,在古代其他大官僚大地主占的地更是不用说了,由此可见在王朝中后期,土地兼并的问题有多严重。
历朝历代因为土地兼并引起的农民起义也不少,诸如东汉的黄巾起义、唐朝的黄巢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
这些农民起义,要么是使王朝元气大伤统治根基动摇,不久后亡国,诸如黄巢起义失败23年以后,唐亡于朱温之手。要么是明朝那般,直接亡于李自成之手。
农民起义威力为何这么大呢,其实抛开农民起义本身的破坏力来说,通俗来说每个王朝的建立就意味着一次新的利益划分,但是蛋糕就那么大,这些利益只能被一部分人享受,也就是统治阶级所享用,但那些没有划分到利益蛋糕的阶级肯定不乐意,所以出现了诸如农民起义这种情况时,他们肯定会借此机会进行颠覆王朝的行动,来推翻王朝重新划分利益,也就是所谓的改朝换代。
所以说有时候农民起义不可怕,可怕的是农民起义引发的各种势力来颠覆王朝的行为。
那么面对土地兼并的严重情况,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就是听之任之吗?
肯定不会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其实都致力于通过各种方法来打压土地兼并的情况,但随着王朝后期中央朝廷对于地方控制的减弱,及其形成官僚阶级互相报团的情况,因此土地兼并也就控制不住了,而土地兼并一旦严重了,就意味着这个朝代距离亡国不远矣。
今天宋安之以唐朝的均田制入手,来说说古代王朝如何在制度上抑制土地兼并的情况。
唐高祖武德六年三月,唐朝颁布了自北魏就出现的均田令。
均田令顾名思义就是取平均之意来称呼,是一种计口授田的土地分配方法,当时唐朝的均田令规定:丁男(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中男(十六岁至二十岁为中男),每人授田一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口分田到了丁男年老时(六十岁),由朝廷收回五十亩,保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死后口分田由朝廷全部收回,另行分配。
其他重病者、残疾者、官户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妇、和尚、道士三十亩,女道士、尼姑二十亩。工商业者,在地多人少的宽乡,授予永业田十亩、口分田四十亩,在地少人多的狭乡,则不授田。
也就是说刚开始是每人分一百亩,到了六十岁以后,朝廷收回五十亩,留下五十亩,然后死去以后,收回三十亩,剩下二十亩永业田就是你自己的了,可以传之后世子孙,是为“诸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在收受之限”。
这种均田制积极的一面就在于避免土地兼并的情况。
诸如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孙顺德出任泽州刺史,发现前两任刺史张长贵和赵士达在任期间占据肥沃土地多达数十顷,长孙顺德上书弹劾了他们的违法行为,并将他们多占的土地追夺回来,分给那些少地或者没地的穷人。
长孙顺德之所以敢这样做,并且还可以成功,就是以均田制为依据的。
以朝廷角度来说,均田制度的实施,是避免了当时的世家大族还有官僚来进行土地兼并,免得农民土地被兼并以后,依附于世家大族。而是将其转变为国家编户,将编户中的小农来固定在均田土地上,使朝廷可以直接控制农民,并且对这些农民对于各种剥削。
通过均田制,唐朝可以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中抑制住了土地兼并情况,虽然不能完全制止,但效果还是有的。
但均田制也有其局限性,根据史料来看,均田制并没有在全国普及,也就是在关中、河东、陇右诸道这些唐王朝的重地实施。
而且唐王朝一边以均田制来抑制土地兼并,一边却以此来大规模拉拢官僚阶级,当时农民授田较之前代很少,但官僚阶级授田却是达到惊人的程度。
诸如“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郡公若职事官从二品各三十五顷,县公若职事官正三品各二十五顷,职事官从三品二十顷,侯若职事官正四品各十四顷,伯若职事官从四品各十顷,子若职事官正五品各八顷,男若职事官从五品各五顷”。
当然均田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唐朝当时的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主要在于按丁纳税,不管是田连阡陌的富裕之家,还是仅占少量土地的农民,不管你土地多少、财产多少,向朝廷交税都是按丁交纳,负担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对于农民自然不公平。
不过后来随着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严重破坏,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均田制遭到彻底的破坏,租庸调制更是实行不了,因此唐王朝的收税方法变为两税法。
两税法则主要依据土地和财产多少而纳税,多少公平一些,也多少改变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当然均田制的彻底瓦解,意味着唐王朝对于土地兼并抑制的失败,不过当时唐王朝头疼的问题不是土地兼并,而是藩镇之乱,藩镇割据这个问题,唐朝最终也没能解决了,最后亡于藩镇朱温之手。
最后总结来说,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其实是无解的,皇帝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各种制度来抑制,而到了王朝后期随着官僚阶级的腐化堕落,土地兼并也成为一种常态,可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官僚阶级拥有特权,却试图通过土地兼并拥有更多的财产,最后却成为王朝灭亡因素之一,而封建社会中的王朝也进入死循环之中,改朝换代重新划分利益,然后特权阶级鼠目寸光通过土地兼并等方式想进一步扩大权势,结果酿成亡国之灾,而下一个王朝亦是如此,如此反反复复,也是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