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论与建议

8.2.7.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论

(1)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高。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均较高,特别是在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方面尤为突出,体现了较强的集约用地思想。

(2)用地结构较合理。从评价基础数据来看,用地结构符合各开发区发展定位,工业用地率、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率比例合理,工业用地率实现度分值较高。

(3)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适中。各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实现度分值均在90%左右,用地效益适中,符合评价范围内当前发展水平。但与理想值相比,仍有进一步提高潜力。

(4)土地利用监管绩效突出。各开发区土地利用监管绩效突出,截至评价时点,各开发区评价范围内均无闲置土地,无到期项目用地。

(5)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较高。各开发区积极响应国家用地政策,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使得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较高,土地有偿使用实现率、土地招拍挂实现率水平均较高。

(6)强度潜力可作为今后重点挖潜对象。挖掘强度潜力可实现对工矿仓储用地充分挖潜。首先应提高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来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其次提升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来提高土地承载强度。

(7)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有限,亟待扩区。4个开发区评价范围内实际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分别为10.53公顷、10.00公顷、0.00公顷、0.00公顷,基本上已无扩展潜力。由于政策区内无法满足大型项目用地需要,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新企业不能入园;而原有企业,因开发区不能满足其生产规模扩大的需求转向其他开发区进行投资、生产。开发区未来发展迫切需要有一定的用地数量和空间保障,适当扩区升级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2.7.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应用建议

(1)根据开发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内的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它与开发区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和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在开发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内涵不同。充分研究开发区所处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确定符合开发区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标准(如理想值标准),为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评价奠定基础。制订开发区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时,可根据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及规模恰当制定项目建设标准,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提高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合理制订开发区的发展战略,推动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2)调整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改善投资环境。适度提高工矿仓储用地比例,降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配置合理的公园绿地用地比例,在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时,最大化开发区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对于开发区来说,可尝试适度扩大绿地的占地率,随着开发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外资能力的增强,而绿地又可以逐步改变用途为建设用地,这样既可以改善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又为开发区未来建设需要储备土地。

(3)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入园标准,发展高质量园区经济。对入园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选取高质量、高效益的企业入园,以便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求园区经济的高质化发展。可根据不同高科技产业特点制定一系列企业入园标准,具体提出“企业用地经济指标”和“企业有效用地指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经济增长率、经济效益等指标,规定入园企业的指标限制,在园区土地批租时为园区土地管理者提供量化依据,同时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借鉴。

(4)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加强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区应充分挖掘、整合和聚集科技资源优势,采取投资、联合、协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发力度,鼓励更多的技术持有者与产业界建立联盟,使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区内实现转化。做到孵化培育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不断增强开发区的发展后劲。

(5)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投入资本的多元化。资金的投入对于开发区的发展,尤其是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因此,招商引资仍是当前开发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应注重引资结构的多元化,除了扩大吸引高质量的外资项目外,还需有效引导内资进入开发区,这样既可以充实开发区的资本密度,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又可以减少开发区内建设用地的不必要浪费。

(6)完善开发区经济、用地信息电子档案,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工业企业投入产出信息电子档案,每年年底统计计算当年各工业企业投入产出值,结合其用地信息,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中计算方法,计算其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将连续几年用地投入产出效益都较低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作为下一轮清退置换的首选对象。

建立工业企业用地信息电子档案。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计算当年开发区各评价指标现状值,作为招商引资时企业的用地门槛,选择性引进占地面积小、用地强度高、发展前景好、产出效益高的高精尖企业。每年年底统计下一年到期的土地用地单位名单,预先制定续期或清退方案。另外,对租赁、出让、转让信息要详细记录发生时间、经手人及其电话,以便对到期土地顺利处置。

(7)积极筹划安排,为申请扩区着手准备。由于各开发区评价范围内用于工矿仓储的用地极其有限,难以满足大型项目用地需要,因此,建议开发区及早着手,积极准备申请扩区的相关资料,除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资料外,还应从管辖范围内整体布局、用地和功能协调的角度出发,与开发区所在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用地规划衔接,研究扩区可能的用地选择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扩区,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中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关于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

(豫国土资党文〔2010〕41号)

近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严格保护资源,努力保障科学发展,积极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总体来看,国土资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资源利用的结构与布局还不尽合理,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还比较粗放,破坏浪费资源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资源领域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资源供应还隐含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服务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和国土资源部精神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提升认识求加快转变、坚持发展求加快转变、重在持续求加快转变、突出创新求加快转变、统筹协调求加快转变、有效运作求加快转变。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要求,要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把稳增长与调结构、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更加主动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国土资源部的决策与部署上来。

(二)深刻理解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省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矿产资源人均保有量少和禀赋不够好的基本省情不会改变,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全系统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土地和矿产资源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表面上是资源供应总量不足的压力,实质上是对现有的资源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的冲击,是对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长期以来积累矛盾的集中体现和激化。因此,缓解压力、破解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创新,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研究落实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

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作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要结合“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0年行动,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保红线”主题,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努力在深化土地调控政策、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等方面下功夫,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结合巩固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探索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努力在实施深部找矿和整装勘查、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完善矿业循环经济体系、保护地质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推进业务管理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不断提升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水平。

二、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

(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全面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促进全省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三规合一”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合理引导生产力空间布局,引导区域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引导、调控和保障各类项目建设,优化不同区域的用地布局,推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带、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镇集中。城市、村镇、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生态建设等有关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

(五)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

积极争取国家早日审批并实施《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一2015年)》,加快推进省辖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超前部署重要矿产资源勘查;积极推进省部合作,加快实施《河南省地质找矿总体部署方案》,落实“6139”地质找矿计划;坚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结合,立足省情推动矿业经济健康发展;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省内并广泛开展对外合作进行矿产勘查开发;坚持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正确处理矿产开发与其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相关产业的关系;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使矿产勘查开发有序进行。

(六)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充分利用省部合作平台,加快中原城市群国土规划编制进度,统筹协调全省土地利用、城乡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空间类规划,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和结构。争取到2020年,使规划区内的国土资源和国土空间得到合理配置,形成国土开发利用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城市群内核心层、紧密层和辐射层实现良性互动,城市群的要素集聚、辐射带动、自主创新、整体竞争等能力显著增强,区域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的国土格局。

三、深化资源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七)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合理调控各具体项目土地供应的总量、布局、结构和时序。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压,优先保障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产业升级项目和低碳经济产业用地,积极保障重点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严把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批关口,坚决抑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搭车用地,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探索将工业用地价格、出让年期与竣工投产后产出效益有机结合的方法,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的用地,在价格、租金和供应时序上实行与一般性项目用地有差别的供应政策,进一步增强土地调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八)规范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

科学编制并严格落实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合理确定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和结构,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严禁向别墅类项目供地。规范商品房用地出让行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统一、规范的市场建设要求,坚持和完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强房地产用地监管,实施住房用地竣工验收申报制度,加强对住宅用地开发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强化房地产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后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九)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和市场调节

在坚持政府主导、集中统一的前提下,将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和其他依法列入收购储备的用地纳入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增强市、县政府土地调控能力。各地要根据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规定,科学制订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计划,适时适量调节土地供需总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控土地供应价格,引导投资和建设。探索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储备制度,对产业集聚区新增用地通过各级土地储备机构进行适度的基础设施开发整理,尽快形成工业用地条件,优先保障高新技术工业项目或符合产业导向的招商引资项目,努力缓解部分工业项目用地急与征地时间长的矛盾,逐步改变“土地跟着项目走”的被动状况,形成“用地引导项目”的良性循环。

(十)深化重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0〕25号),以煤、铝、铁、金、钼、钨、铜、铅、锌、锑等矿种为重点,深化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矿产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加快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兼并、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对已设矿业权进行深度整合,使矿业权的设置能够适应整装勘查和大规模开发的需要。合理设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适当提高企业注册资金、生产能力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准入“门槛”,探索建立淘汰和退出机制,努力提高矿产开发的规模效益。

(十一)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按照摸清家底、适度超前的原则,对钼矿、铝土矿、煤炭、天然碱及深覆盖和低品位铁矿等重要矿产以及稀土、铀等稀缺矿产,由政府出资进行地质勘查,形成一批重要矿产地并纳入储备。对国家出资形成的重要矿产地、处于禁止勘查与禁止开采区内的矿产地、技术条件不成熟以及开发利用不经济的矿产地和需要进行总量调控的矿种涉及的矿产地等,有序进行储备。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供需形势,有计划地有偿出让储备矿产地,有效调控市场,保障资源供应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四、创新利用方式,积极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

(十二)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引导

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建设紧凑型城市。按照价格反映稀缺的原则,努力将土地利益调整机制具体化,一方面加大新增建设用地的取得、使用和保有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的渠道,加快形成以对内挖潜为主要特征的节约集约用地“倒逼”机制。对批而未征的土地,依法依规调整建设用地区位,予以充分利用;对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加大清理处置力度,重新安排使用。研究建立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单位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着重加强对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的考核与评价,并将结果作为产业集聚区用地指标配备、扩区和升级的依据,把产业集聚区建成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

(十三)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地技术

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条件及标准,坚决制止城市建设“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严禁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限制低层建筑,合理提高城市建筑容积率。积极研究政策,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大建设和使用多层标准厂房的力度。对用于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项目用地,优先解决用地指标;对规定应当使用标准厂房的建设项目必须进入标准厂房。

(十四)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完善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推广应用矿产综合开采利用技术,鼓励贫富兼采、综合回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把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高附加值后续产业作为后备资源配置的重要条件,支持省骨干煤炭企业、重点氧化铝企业、钼矿优势企业等发展或联合发展精深加工业,鼓励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积极推广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五、搞好统筹协调,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五)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加强考核、监督与奖惩。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基础建设,对基本农田保护图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入库备案管理,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逐级进行分解,落实到图上、地块、村组和农户,保证全省基本农田维持在1.017亿亩以上。

(十六)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整合使用各类土地专项资金,努力聚合其他涉农资金,统筹协调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以及未利用地开发等各类活动,积极推进“千村整治”试点工程,探索实践新形势下保护耕地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加快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提速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推进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理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创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机制,鼓励有实力的国有地勘单位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加大农村闲置地、荒坡地、废弃地以及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盘活力度,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平台,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用地空间。

(十七)加大地质环境保护力度

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明确矿山企业的治理恢复责任和义务,监督检查矿山企业开展工程治理。对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争取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用于历史遗留的、无责任主体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点开展城乡居民区周边、交通干线沿途可视范围内的山体破损、地面塌陷等环境影响大、社会各界关注程度高、治理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的成区连片示范区治理,争取经过5至10年的时间,使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升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

(十八)进一步完善土地预算制度

依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配合发展改革等部门做好重点项目遴选工作,科学编制土地预算,努力使重点项目用地总规模与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相适应。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的原则,对纳入重点项目范围的建设项目预留用地计划指标,待用地审批时统一配置。对符合进入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条件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选址供地。按照“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市、县依靠集约挖潜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和其他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加强对用地计划指标执行情况的跟踪管理和检查,将未及时使用的调剂给其他急需用地的建设项目使用。

(十九)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研究,完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进一步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改革征地制度,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全面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抓好试点,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围绕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民进城后集体土地再利用问题,积极探索农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等新途径,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二十)探索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的要求,探索构建各级政府及企业相互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勘查基金与商业性矿产勘查有机衔接,地质找矿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及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协调配合的地质找矿新机制。紧密结合我省资源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构建以规划为龙头,以矿业权管理为核心,以矿业权准入制度为引导,以矿业权计划投放为调节手段的矿业权管理制度体系,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省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尽快出台改善地质勘查工作外部环境、矿业权优先配置、成果收益分配、找矿成果奖励等政策,支持和鼓励地勘单位探索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二十一)研究落实“两保一高”激励约束机制

深入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若干意见》(豫政〔2008〕44号)精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运用政策、资金、项目、指标等手段,建立完善“两保一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出台“四个挂钩”政策的具体措施,即: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省集中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使用与各地“两保一高”绩效挂钩,将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分配与各地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挂钩,将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分配与盘活挖潜存量建设用地情况挂钩,将“两保一高”工作绩效与各市、县(市、区)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挂钩。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

(二十二)持续推进国土资源系统政风行风转变

完善土地、矿产等许可、审批、审核事项的网上报送、内部会审等程序,严格落实申报资料补正一次性告知制度,优化审批程序,简化报批材料,压缩办结时限,加强上下沟通和部门协调,强化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做到依法、按时、高效。加强全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两转两提”,突出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此件发至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测绘局,厅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2010年5月26日

河南柘城成为“钻石之都”,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哪些助力?

河南柘城成为“钻石之都”,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哪些助力首先就是河南拓城可以建设成为以更加文明的城市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发展程度,其次就是可以带动很多珠宝行业的发展,再者就是可以创造很多的工作岗位来带动整体的就业,另外就是可以给当地的旅游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河南柘城成为“钻石之都”,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哪些助力。

一、可以建设成为以更加文明的城市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发展程度

首先就是可以建设成为以更加文明的城市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发展程度 ,对于很多城市而言如果有了足够的经济发展程度那么对于社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可以带动很多珠宝行业的发展

其次就是可以带动很多珠宝行业的发展 ,对于很多珠宝行业而言如果可以借助对应的钻石行业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这样子会产生很多的利好作用。

三、可以创造很多的工作岗位来带动整体的就业

再者就是可以创造很多的工作岗位来带动整体的就业 ,对于很多人而言应该正确认识到应该利用这些工作岗位来更好的带动社会整体的就业才可以让整体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定。

四、可以给当地的旅游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另外就是可以给当地的旅游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对于当地的旅游行业而言如果建设更多的旅游景点也是有人愿意来旅游的,主要就是可以顺带购买一些珠宝首饰。

河南拓城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当地的珠宝行业的发展,并且主动带动当地的一个旅游行业的长期发展。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土地生态安全事关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因此,研究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学意义。河南省地处中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选择河南省域的土地资源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研究河南省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状况,从而针对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采取生态建设措施,对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协调区域人地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是首次在河南省开展的关于土地生态方面的系统工程。本项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经济和土地利用等基础资料,运用 GIS 和各种数理统计分析程序,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全面的研究。

(1)系统地阐述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从可持续发展、土地生态学、人际关系论、区域科学与分析和系统论等方面奠定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驱动因素、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设计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维护管理方面理清了其研究内容。

(2)系统地分析了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用地结构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1)河南省土地利用特点是: ①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小,全省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垦殖率在全国均居前列; ②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规律明显,受南北气候过渡性和东西地貌差异性的影响,农用地地域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耕地面积约有 75% 集中分布于占全省土地总面积 55.6%的平原地区,约有 25% 分布于占全省土地总面积 44.4%的山地丘岗地区,林木用地面积三分之二以上集中于山区; ③土地资源开发条件区域差异性大,河南省东部黄淮海平原区和南阳盆地区水、热、土的组合条件较好,是全省耕作农业发展的主体,西部丘陵区水土条件相对较差,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投入产出率低,适宜发展林果牧业,南部丘陵山区有较好的水热条件,土地开发条件较好,潜力亦较大; ④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重较大,全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高于北方多数省份,其中主要是农村居民点占地过多。

2)河南省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是: 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②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③城镇化进程加快、用地需求增大; ④区域统筹不够、土地利用率较低,一些地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缺乏统筹,盲目竞争、无序发展现象比较严重,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率,严重影响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⑤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能力降低,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过度开发建设,导致土地退化和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削弱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从耕地、林地、水土环境和矿山环境等方面对土地资源生态形势进行了评析,结果表明: ①耕地土壤养分偏低,耕地安全形势较为严峻; ②工业 “三废”的大量排放,造成水体和耕地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耕地资源的污染影响了土地的产出和食品安全; ③对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投入,导致肥料、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污染耕地严重; ④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恶化; ⑤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过量使用导致水环境破坏,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⑥人类的长期干扰,致使生物多样性日趋减少; ⑦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之一,水土流失不仅导致耕地质量退化,也加剧了洪涝灾害和干旱的发展; ⑧矿产资源的开采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耕地面积,诱发了地质灾害,对矿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首次建立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因子进行了定义和说明。在对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态势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拟选指标体系。本次研究选取了土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状态、土地生态环境的经济状态和土地生态环境的社会状态 3 个一级指标; 土地自然资源数量、土地自然资源质量、土地经济投入压力、土地经济产出质量、土地承载数量指数和土地整治能力指数 6 个二级指标;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人均后备资源、耕地质量指数、地表水质等级、农田旱涝保收率、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单位土地工业 “三废”负荷、单位耕地化肥、农药、农膜负荷、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单位土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工业 “三废”处理率和环境污染治理强度 17 个评价因子。

(5)建立并确定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基准值。依据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环境背景基准、类比基准和通过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确定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基准值。

(6)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表示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各指标都转化成以百分比为单位的指标值或单个指标安全指数。以单个指标安全指数为基础,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数学模型。

(7)按照综合分析性、主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运用 GIS 技术采用多边形叠置分析法进行评价区域的选择和划分。土地生态环境适宜性分区图和自然经济分区图叠加形成生态安全评价分区图,将河南省分为太行山地丘陵区、秦岭-伏牛山山地丘陵区、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区、南阳盆地区和黄淮平原区 5 个评价区域。在不同的区域内,按照均质性原则、独特性原则等,以县 (市)为单位选取代表性样点,展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本次研究在不同的评价区域共选取了34 县 (市)作为样区进行了评价。

(8)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定量研究。制定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标准,将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分为 5 个安全等级,即 I (不安全状态)、Ⅱ (较不安全状态)、Ⅲ (一般安全状态)、Ⅳ (较安全状态)和Ⅴ (安全状态)。在评价的 34 个县(市)里,有 4 个评价单元的生态安全状况处于不安全状况,其生态安全综合值均接近上限。有 20 个评价单元状态表征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占评价单元总数的 58.82%。其中,近八成评价单元的生态安全综合值处于中下等水平,义马市更是接近不安全状态。有 10个评价单元处于一般安全状态,占评价单元总数的 29.41%。其中的 80%生态安全综合值处于一般偏差状态。

(9)提出了河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调控机制和对策。依据评价结果了解不同区域所处的生态安全态势及其主要生态安全问题,从而针对不同的生态安全态势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分析。

1)河南省情要求在未来时期内,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土地利用;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切实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责任。

2)做好相关规划,以实现对土地合理利用的调控引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主体,在保有足够数量和品质的耕地、巩固河南省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保护好土地生态环境,遏制生态恶化,提高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合理配置各业建设用地,支持经济快速发展;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构建以不导致土地生态环境退化和不超过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阈值为约束条件的生态理念下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模型。突出城市总体规划引导资源节约、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作用,从源头上把好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关。

3)从加强水土资源保护与深度治理,对土地沙化、盐渍化进行控制,强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控制 “三废”,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建立有序人类生态安全活动模式。

4)加大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5)加强土地生态监测站网建设,及时注意区域内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在监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GIS 技术和 RS 技术等先进手段,构建生态安全信息数据库与智能决策系统,及时快捷地发现警情,确定警源,评判警度,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土地利用评价

一、标准条款

1 评价目的

1.1 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对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部署各项治理措施。

1.2 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2 评价原则

2.1 无论是大面积还是小面积的水土保持评价,首先应充分运用当地农业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规划等成果,并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2.2 无现成土地利用调查、规划成果的地区,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应按本标准及其附录规定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土地利用评价。

3 评价方法与步骤

3.1 土地利用现状应作为水土保持综合调查中一项重要内容,着重了解农村各业用地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在土地资源普查(大面积)或详查(小面积)基础上,应按本标准附录表B1规定的10项“评价指标”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并将规划区内全部土地分为6个等级,作为确定农村各业用地的依据。

3.3 研究农村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导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研究规划区的农村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作为制定土地利用评价的依据。

3.4 进行各业用地评价。这是土地利用评价的主体,其中重点是确定农林牧业用地的数量和位置。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应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3.5 土地利用评价的具体方法步骤见本标准附录B(资料性附录)。

4 评价成果

4.1 土地利用评价报告:应阐明评价的依据和各业用地评价情况,其主要内容作为水土保持规划报告的一部分。

4.2 附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地利用评价图。

4.3 附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表,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表B.1。

二、理解与实施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利用评价,主要说明了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步骤和评价成果四个部分。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突出了土地利用评价的地位,土地利用评价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工作的基础部分之一,是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评价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土地利用评价有计划地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方法和步骤分为四步:①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各类土地的数量和位置,现有各类土地利用情况是否合理,并指出不合理的具体情况(数量、范围、位置)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类土地现有生产力高或低的原因;②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小范围规划与大范围规划各有不同要求,小范围规划通过土地详查,包括土地的完整程度、坡度、土壤侵蚀强度等将土地分为六级。大范围规划中要求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分区,分别按照小范围做土地利用评价;③研究农村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总的要求是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组合为确定用地比例的依据,在人多地少的地区,生产方向和土地利用应以农为主,在地多人少的地区,应以林牧为主;④确定农村各业用地的数量和位置。各业用地中应该主要确定用地面积较大的农业、林业、牧业三者的用地数量和位置,总的步骤是先确定农地,其次是果园、经济林、牧草地和一般水土保持林地,再次是副业、渔业用地和其他用地。并且通过评价对原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进行调整。

本节内容与原标准相比改动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1)将标题“土地利用规划”改为“土地利用评价”。将本节中涉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文字全部改为“土地利用评价”。“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将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整套行动方案。而本节所述内容更着重强调的是一个判断的过程。是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判断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因此用“评价”更恰当一些。

(2)原标准中可有可无的句子进行删减,使标准的语言更简洁。如原标准6.1.1中“水土保持中的土地利用规划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规划的基础,是水土保持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6.1.2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等均被删除。

(3)原标准中6.3“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一段全部删除。这段不属于土地利用评价的范畴,所以删除掉。

(4)原标准6.4.2中划分土地等级的指标由原来的9项更改为10项。

三、示例

通过对水土保持治理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提出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和土地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及措施,来指导水土保持规划,作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示例一:黑龙江省海林市红旗流域土地利用评价

1.流域情况

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松花江二级支流海浪河的降水泄流区,地处海林市海南乡西南部6km处,地理坐标E128°38',N44°33',总面积8.73km2,海拔260~450m,形状为不规则矩形。总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坡降在1/20~1/5之间,流域内有大小侵蚀沟17条,沟壑密度1.88km/km2。地面主要组成物质为第四纪侵蚀剥蚀丘陵亚粘土及碎石。

2.评价目的

根据海林市红旗流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评价,对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安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和工程规模。同时,在综合调查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3.评价原则

根据具体的利用目的对土地的实用性生产潜力和经济效果进行分级评价,充分运用规划区当地农业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规划等成果,并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进行补充,使评价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选取的指标应能尽量科学地、全面地反映规划区土地利用的状况,内涵明确,从而使评价公平、公正。

4.土地资源评价方法

根据土地详查资料,结合海林市红旗流域实地踏查,确立与土地生产力水平、生产条件及土壤侵蚀程度密切相关的9项因子(详见GB/T1577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附录B中表B.1)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

5.评价成果

海林市红旗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农地577hm2,林地83hm2,荒山145hm2,沟壑20hm2,草地3hm2,其他45hm2。林地面积较小,人工林和低价次生林占较大比重,蓄水保土能力弱。荒山荒沟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农地面积偏大,多为坡耕地,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多年平均产量水平较低,种植结构单一,顺坡垄作,裸地旱作栽培,生态效益低下,水土流失严重。

依据评价等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为:等级为Ⅰ级面积125hm2,占总面积14.3%;Ⅱ级131.6hm2,占15.07%;Ⅲ级238.4hm2,占27.31%;Ⅳ级地300.2hm2,占34.39%;Ⅴ级77.8hm2,占8.91%。

(1)土地使用结构调整。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及粮食、人口、资源等现状,从防灾减灾出发,以改善流域生态环保,保持水土、减免灾害的危害为前提,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布设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经济效益,确定其土地利用方向应是:调整各业用地比例结构,部分坡耕地退耕还林还果,加大荒山荒坡治理力度,适当增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面积。流域农、林、荒、草、其他用地调整为506.5hm2、303hm2、15.5hm2、3hm2和45hm2(表1-4)。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适当增加经济作物比例,提高单产,进而实现增加总产;林业生产遵照适地适树原则,大力培育水保防护型速生丰产林和乔灌混交林,经济林选择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牧业以圈养为主,牧养为辅,走秸秆还田之路。

(2)依据土地利用评价的治理措施。

1)坡耕地治理措施。坡耕地治理主要通过种植结构调整,陡坡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改垄,修筑水平和坡式梯田,梯田埂造林等,建筑基本农田,治理侵蚀耕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5°~8°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部分修建坡式梯田。3°~5°易发生断垄冲沟的地块修筑地埂。<3°坡耕地改顺坡垄为横坡垄作,在垄向调整的基础上,部分顺坡垄采取垄作区田技术。对部分地形破碎、难于改造,水土流失严重、种植效益低的耕地施行退耕还林。

上述各项措施结合深松留茬、增肥改土、间混套作等保土耕作措施,共计治理坡耕地445.7hm2(未含耕作措施面积)。

表1-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表 单位:hm2

2)荒地治理措施。流域现有各类荒地165hm2,计划治理149.5hm2,其中荒沟治理营造防护林5hm2,选取坡面破碎、土质瘠薄的地块营造乔灌混交林和水保林,控制水土流失。选取地势平缓、向阳坡面栽植水土保持经济林。

3)侵蚀沟治理措施。对侵蚀沟治理,主要是集中治理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底下切的发展沟及大型骨干沟道。采取林草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先支毛沟后主干沟,先上游后下游,先坡后沟,沟头、沟底、沟坡兼治,镶嵌配套,层层设防,连锁控制:①发展沟。沟头修跌水,沟底建谷坊,沟岸削坡造林,使之形成防护群体。跌水可有效防止沟头前进,谷坊可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沟底下切;②半稳定沟。采用一定的工程和植物措施加以治理,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③稳定沟。按照群众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原则,全面营造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

(资料参考:石兆明.红旗流域土地资源评价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1):86~88)

示例二: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1.评价目的

通过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评价分析,以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出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和土地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及措施,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进行有计划地调整。

2.评价原则

应充分运用当地农业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规划等成果,并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3.评价方法与步骤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统计,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比分析,着重了解规划区各业用地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土地利用变化存在三种主要的过程,即数量变化过程、质量变化过程和空间变化过程,这三种变化过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三个方面。

根据调查数据,得出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表1-5,表1-6)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1-7),进行对比分析。

表1-5 1996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分类 单位:hm2

表1-6 2007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分类 单位:hm2

表1-7 多伦县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单位:hm2

4.土地利用评价成果

(1)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1)土地利用总变化。内蒙古多伦县土地总面积387064.40hm2。由表1-5,表1-6可知,研究区牧草地、林地面积的变化幅度较大;园地变化幅度最小。同时,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变化方向不同,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呈增长态势,增加的面积分别为30631.35hm2、471.87hm2、481.73hm2、1570.57hm2,相反,牧草地和耕地呈减少趋势。

2)耕地面积变化。在近10年中,多伦县耕地面积在持续减少,和1996年相比较,耕地减少了33299.32hm2,减少了39.0%。从表1-7可知,1949年至1978年间耕地呈总体增长趋势,1978年至1990年间耕地出现一个暂时性的转折,耕地面积呈相对减少趋势,但总体仍处于增长状态,1990年至2007年变化速率较大,呈明显的上升减少。

3)园地面积变化。由于本区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园地的发展,直到1994年,园地的分布依然很少,几乎为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4)林地面积变化。全区林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面积的变化幅度最大,同1996年相比,林地面积增加了30631.35hm2

5)牧草地面积变化。在近10年中,本研究区草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小,和1996年相比较,草地面积减少了7130.58hm2

(2)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面积广阔,利用类型以牧草地为主。本区土地面积广阔,人均占有土地3.79hm2,草场面积分布很广,占到整个区域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天然草场面积很大。土地利用中以牧草地为主,是国家草场资源重点开发地区,也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畜牧业以牛、马、羊为主。近年来,广大牧民围建草库伦,人工种草,积极进行着草原建设。

2)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未利用土地利用难度较大。未利用地大部分为沙丘、裸岩和石砾地。由于自然条件差,土地质量差,具有中等肥力的栗钙土和低肥力的风沙土为多数,广泛分布于本区,中下等地较多,生产力不高,限制因素较多,利用难度较大。

(3)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1)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本区降雨量少且集中在7~9月份,春旱威胁严重。全区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差,森林植被覆盖率低。干旱、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备,抗灾防灾能力不高,常常形成少雨成旱灾,多雨遭涝害的被动局面。

2)生产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科技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粗放,广种薄收,资金、物质和技术投入不足,农作物产量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适用性新技术应用较少,如中低产田改造技术、旱作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引进、吸收、消化科技成果能力不高,土地合理利用水平低,种植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大市场。在畜牧业生产上,存在着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以及超载过牧,天然草牧场质量退化问题。

3)沙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干旱风沙影响,耕地沙化面积比较大,草场沙化面积6.19万hm2,农田沙化面积1.53万hm2,占农田总面积的20.9%,砾质化土地在发展,土壤贫瘠化趋势严重;农田基本建设差,旱作稳产田和人工草地面积比重过小,沙化土地继续扩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安全。同时,由于自然因素和历史条件限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开垦草地,破坏了地表植被,在干旱、风大,生长期短的气候条件下,农田沙化,草场退化,使得生产力水平日趋恶化,加之,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导致水土的大量流失,从而形成“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局面。

(4)土地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及措施。

1)以牧草地为主,搞好草场、林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多伦县草场面积大,畜牧业有一定的基础,有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因此,应搞好农牧结合,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天然草场、人工草场的建设保护,采取育封轮牧和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产草量,改善草场环境。同时也要提高舍饲、半舍饲的比重,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延长舍饲时间,减少草场压力,提高地力,加速牲畜周转率,提高经济效益。本区风大沙多,植被覆盖度低,为有效的保护草场和农田,改善生态环境要把发展林业放到重要位置,加大造林力度增加森林面积。加强林地保护与管理、严格规章制度,防止各种破坏,加强本区的林草网络建设,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2)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实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实施土地用途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全面系统地把握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土地利用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及时更新资料,保证调查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土地动态监测应以市、县和乡三级为主的监测网络,特别是乡(镇)土地管理所要设立专职的土地监测员,实施单位为乡,逐村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及时地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对土地利用信息网络管理,为土地管理工作和应用研究随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资料参考:张宏飞,罗海波.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北方经济,2009(6).)